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

面對現代與後現代兩面夾攻之下的校長領導思維

一、 前言
管理,是把事情做正確(do things right),但是所謂的領導,則是帶領組織成員一起去做對的事情(do right things),因此,從校長領導的哲學思維來看,希特勒絕對不是一個領導者,他只是一個梟雄(bull),或當時德國的一代霸主(head),他的帝國霸業是用嚴厲的手段打造出來,而不是領導。
學校校長的領導包含了技術層面,也包含道德(moral)層面, 技術部分的探討焦點,在於校務經營的績效、教與學的知識管理、教育的成果產出,例如學校的經費預算、教科書編選、教材的規劃、老師及職員的任用等等,而道德部分的探討,聚焦於內在的知識溝通,包括了學校校園民主實踐、正義、公平等意識的適當教育發展等等,所以,當學校校長具備了技術的領導與道德的領導,才可以說進入了教育領導者的領域,並達到完整的領導境界。
二、現代與後現代潮流的領導陷阱與困境
現代主義的學校領導陷阱來自於管理科學的X理論,受到其影響,現代主義的領導主張嚴格的機械式管理,認為人性生來就不想工作,只會要求更多的權利與休息,人們普遍缺乏內在的動機,因此,管理者必須透過制式的管理手段,加上強迫的要求,組織的成員才會把工作做好。由於科學管理與科學方法的發展,也提供教育上科學的管理步驟,與絕對要求的過程,強調整體的教育效能,因而信奉現代主義的校長或行政管理者,以為只要一步一步的要求,將各個步驟直到做對,就能達成組織目標,獲得豐碩的績效,這樣的學校領導模式,以美國學校教育的績效管理制度即為代表。
在現代主義浪潮之下,學校教育順理成章地大量運用科學管理,其所造成的陷阱,讓學校教育把教師視為培訓產品的資產(chattel),忽視專業教學的領域經過科學管理的過程,失去了教育中最珍貴的個別差異與「人」的精神。因此,校長如果採用如此的管理思維,就會產生錯誤的期待與看法,認為老師不會主動熱愛工作、精進技術,也不是具有內在生命導引的「人」,當學校雷厲風行的實施科學的績效管理時,就會不斷發生校長與教師之間的摩擦,把校園的人際滿意水平降到最低。
直到邁入二十一世紀之後,人心思變,在後現代社會中,各國都如火如荼地進行教育改革,企圖建立一個多元、彈性、自主的新學校,當學校本位管理被視為後現代學校經營的一種標準樣式時,學校本位管理的概念與校長領導已經成為校園經營的一體兩面,彼此息息相關,學校領導的困境於焉產生。因為,學校在本位管理之下,校長獲得相對自我管理的權力,就需負起學校教育成敗的領導責任,因此,學校校長的個人一念之間,變成確保領導責任的關鍵重點,校長領導的困境,在於績效要求之下,能否以尊重特殊的個別差異,與之所以為「人」的不同觀點,進行符合殊異需求的決策管理,創造更有價值的學校。
目前我國中小學校長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則更為嚴重,激烈的教育改革和高度的社會期待,校長必須要有作為;尤其國民教育法修訂通過,校長改由遴選產生,部分校長甚且遴選失利,改任教師或不得不退休,校長一方面要應付課程和教學的壓力,堅持教育的價值,另一方面要應付社區監督和績效責任的控制,達成教育和課程改革的使命,成為校長領導上的必須優先解決的重大困境。
三、面對陷阱與困境的對應之道
(一)價值才是校長領導的核心
教育行政者最大的壓力,來自於如何面對自己心中的那一把尺,亦即領導者如何做價值的選擇和行動,不同的選擇,將影響校務未來的走向,以及校園文化型塑,當領導者面對不同層次價值選擇的壓力,其實是不容易解決的,唯有真正瞭解教育行政中價值的哲學思考,才能豁然開朗。
校長領導所碰到的問題,並不是表面上所見的「事實」或「管理」的問題,而真正癥結在於源頭的哲學思考和價值選擇的差異。教育行政的過程中,由顯著的三項因素,角色、人格、及價值的交互作用所構成,每一位教育領導者都在做價值的運作、選擇、和行動,價值運作的程度,價值的成因,除欲望動機,包括思考、認知、理性與意志等因素,價值是態度的來源,態度是價值與外在世界更直接接觸下的產物,雖然價值與動機都是不可見的或不可完全知悉的,但表現於外的態度,卻是可測量與觀察的。
價值是構成領導的核心,學校的教育組織和作為,都是由一串的價值所形成,價值是領導和行政的內涵,很多人在探討學校組織和行政時,犯了很大的錯誤,把有關價值的人性、熱情、信念、脆弱、堅毅等,排除在行政科學之外,也把校長的領導與愛、成長、衝突、腐敗、死亡、才能、機運等分開,這樣的行政探究,事實上是不對的,因為價值在組織和行政的研究裡,是非常重要的,校長的領導必須強調抉擇、責任、榮譽、堅毅的自我價值探索。
(二)道德是校長領導最大的弱點
領導的弱點,大部分來自於濫用權力後,伴隨所產生的不道德,因此,在歷史上或領導現場的環境中,會看到道德失敗的一代豪傑,或是雖然功業彪炳,卻受到人們所唾棄的王者。
在古老的歷史上,「The Bathsheba Syndrome」的寓言故事,就是很好的領導教材,故事是這樣開始的,大衛(David)是一個優秀的武士,因為他有一顆勇敢進取的心,所以,天神選擇David作為他的兄弟,後來他也順利地成為一國之王,對國家很有貢獻,他是一位治理能力非常優秀的國王。直到有一天黃昏,他在皇宮附近散步,站在皇宮的觀景台上,高高遠眺,無意中看見一位將軍的夫人,長得極為漂亮,竟不由自主的產生非份之心,即刻命令左右隨從,強押到宮裏來,佔為己有。不久,這位將軍在外征戰成功,從戰場回來, David王便企圖用計謀遮掩自己的醜行,計畫把將軍灌醉,讓他不醒人事,然後在將軍回家之前予以殺害。孰料,這位有為有守的將軍不但拒絕合作,還認為在部屬的面前喝酒享樂,是一種侮辱領導者道德與正義的行為,當然不願意配合,David王見灌酒詭計無法得逞,遂惱羞成怒,以將軍不服從命令為藉口,一直運用許多伎倆,執意要與將軍展開決鬥,再趁機加以殺害,此時,天神見此危急情況,認為David王已經失德,並且違反領導者對部屬的愛護責任,就命令先知先向David王吹哨警告,不可殺害將軍,並按照道德戒律處罰了David王。
從這個故事的啟示,我們可以發現,領導者手上握有非常多的權力和機會,很容易用來縱容自己,一位成功的領導者,應該是專注在他的工作上,故事中的David王,如果專心在戰場上的經營,就不會做出失德之事。同樣地,道德是校長領導最大的弱點,必須隨時發展管控的信念,使自己具備能夠掌控後果的能力,因此,學校領導者本身必須應用更多的堅強意志力,來加以對抗自己不當的放任縱容。
(三)真實是校長領導的重要過程
教育被視為世界每天的一部份,學校是公共機構,在特性上具有官僚組織的特性,學校的課程教學與行政都是例行性的活動,具有社會的角色特徵,但是,校長淹沒在每天的例行工作中,在這樣的環境中,真實性可以被發現嗎?一個人的內在心靈,是沒有外顯的具體表象,因此,觀察者無法從學校社會的例行工作,去分辨真實的她或他。
在日常的生活中,當人們見到一個小孩子學爬行,她拉著膝蓋和手肘開始爬行和搖動,總認為是稀鬆平常,但是,就小孩子而言,她突然發現她可以把一隻膝蓋放在另一隻膝蓋的前面,她就可以移動了!所以,我們看到這件事,認為像是一個小孩子自然的發展邏輯,小孩的”正常發展”而公式化,但是,這個發現對小孩子本身具有重大的意義,這個意義是「自由」的真實,是她不再被束縛在地板上的一點,她的世界便寬廣;她可以拿到東西;這”意義”代表了她達到了生命新的階段:更寬廣的世界。
人類的世界是創造出來的,被看見的真實,是一個意向(intention)和思考(thought)的複雜世界,針對不同文化的觀察,社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。校長領導有一個危機,就是用同一視角來看不同的校園現象,以為真實世界的架構,就像我們所見到的一樣,其實,相同的事實資料,會產生不同的詮釋意義。校長應該比其他的組織成員,更能夠發現校園中的真實,而看到真實所代表的意義,也是校長領導最重要的過程。
(四)實踐是校長領導的目的
實踐是什麼?許多的先哲都認同,實踐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途徑,是政治脈絡中的倫理行動,或是充滿目的性的人類行為,或是被目的、意向、動機、道德、情緒、和價值所指引的實際行動,就是一種實踐。領導的實踐是使另一人去做你想要完成的事,在實踐知識中,不只是將既有規則或理論應用到生活世界而已,而是必須強調實際情境的審慎考量,實踐知識是代表一種理論與實務的結合,因為傳統學說中之理論與實務之區隔依此則不復存在,實踐很清楚的適用於所有的校長領導,實踐才是校長領導的目的。
實踐過程中包含著兩個關鍵時刻(two moments),也就是教育行政實踐行動領域(the field of action)中的雙面特質(quality),一是第一關鍵時刻裡,校長的知覺反省(consiousness or reflection),其次是第二關鍵時刻裡,校長知覺到的反省、理解後,所投入的行動(action)和許諾(commitment)。
因此,學校領導者不只必須去注意和省思有關課程、教學、學校文化,而且也要關注學校的教育價值實踐議題,而學校領導者對學區背景的基本資料的了解與注意,相信是一種最基本的知識,因為社區是社會階層的連結,領導者可以依據基本資料的議題,進行目的導向的領導,學校領導者想要有價值地領導學校,必須徹底的面對一連串問題的質疑,進行徹底的學校價值實踐,這些問題包括:
1. 社會與文化如何透過學校再製?
2. 學校如何提供社會底層家庭兒女的學習機會?
3. 學校教育如何去除文化之中社會罪惡的來源?
4. 學校如何打破社會階層再製的循環?
四、結語
面對現代與後現代主義的兩面夾攻之下,校長領導的核心思想,主要在於對教育行政中價值概念的詮釋,個人認為價值行動的心理基礎來自於領導者的自我,而且價值是態度的來源;其次,價值概念的實踐,是校長領導最主要的目的,領導者在面對不同種類的價值時,應該區分為三個階層,從「善」(good)的價值選擇,到「公正」(right)的價值思考,而不是只有表象的任務執行。
我們可以想像,在長滿一片雜草的草原中,要立即穿越這片大草原,是一種困難的挑戰,因為沒有具體的小徑來導引我們,因此,如果有曾經第一次、第二次、第三次的價值經驗與實踐方法,這些固有的經驗與方法,就會比起其他的陌生策略,讓人更容易超越這片草原,同樣的道理,校長領導的實踐經驗,在於使校長敏捷地覺察週遭的狀態,和如何採取行動,這些模式和行為的知覺就是好的開始。
最後,要特別強調,學校校長領導的價值核心的展現,至少應該是包含溝通的過程,以建立學校價值的普遍共識,是個別工作經驗的分享,以及個人不同工作概念,誠實地敘述、傾聽瞭解等,同時也要具有容納多元價值的心胸,一種給予不同想法肯定和有正義價值的理念,肯定每個學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並給予不同個體一種適合的教育計畫。

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

校長就任感言

  我住家在樹林,能夠調回到育林國小任職,服務在地社區的學子,是最令人高興的事,尤其,可以接續師傅校長的棒子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向前大步邁進,傳承教育的精神,是上天對我最好的安排。爾後,我將秉持蔡校長的精神,在既有的經營基礎之上,為我們育林國小的學生全力以赴。
  我與蔡校長有非常久遠的情誼,他曾經是我參與鶯歌永吉國小新設校籌備時的好房東,提供設校前的辦公處室場地,新設校工作得以順利進行;他也是我的師傅校長,大約在七年前,因緣際會,參加蔡校長所主持的讀書會,經過他一番的指導後,才能夠榮登台北縣第一期候用校長班金榜,而在學校教育的工作生涯得以更上一層樓。因此,榮任校長之後,即以蔡校長的奉獻精神為榜樣,戮力從公,為偏遠地區教育奉獻心力,有感於弱勢學生的潛力經常被埋沒,特別爭取許多不同的管道資源,加以扶持栽培,使這些學生順利發展,成為有用的人才。
  我的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,以教師為主體,激發學生的潛力,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社區公民。對於育林國小的經營與發展,我有一個教育的未來夢想,就是希望營造育林國小成為台北縣卓越學校之ㄧ,使老師都具有教育專業,家長都能參與教育的夥伴,校園像家庭,涵養我們的學生高品質生活的能力與素養,充分了解個人獨特的價值,每天都在成長進步。
  從現在開始,讓我們一起為育林國小的未來教育夢想,共同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