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

教學的藝術與科學

老師的有效教學讓學生樂在其中,寓教於樂,老師的優秀教學讓很多家長夢寐以求,期望孩子如千里馬碰到伯樂,在優秀的有效教學之中真正受益。從以往求學的經驗或所觀察到的教育現象,可以發現只要是對自己成長產生最有意義的老師,學生一定會記得,而他們所記得最有意義的老師,是真正關心學習、照顧他們的人,因為一位能夠有效教學的老師,經常可以被看到,也是對學生關懷照顧、有溫暖、有愛心的人。
熱誠是教育的開始,從事教學的工作,必定來自於對教育工作的興趣,熱愛教學的藝術,因此,把教育視為藝術加以靈活應用和轉化,成為教師必要的能力,而且要能深入關懷自己的學生和為教學而活,讓教學之中充滿意義。就教育的成長與生命來看,教學的藝術性質比教學的科學性質和教育更有關連。
然而,教學的藝術性質之外,能夠讓人產生懷念的老師,經常是一個有效教學的優秀老師,也唯有班級教學達到真正有效的教育者,在一年後、畢業後、甚至一輩子,學生才會記得老師的身影,緬懷老師當時的投入付出,因為老師讓學生學習不空白,成長不中斷,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學習,並幫助學生通過科學的考驗,使學生獲得應有的學業成就,由於整個教學富有意義,又有學習效能,學生因而也感受到老師的期望、態度、技巧和關懷。
成為一位有效教學的老師,有一些科學的方法架構,是一項長遠的自我專業發展。不少研究指出,有效能的老師知道並能掌握有效教學的特徵,找出關鍵的教學技巧,以科學的方法運用在教學之上。很多學者已經找出優秀老師有效教學的六個特徵,分別是豐富的學科知識內容、課程計畫技巧、選擇適合的教學素材並加以運用、班級管理技巧、人際關係技巧、以及教學技巧。其中,教學技巧是獨一無二的教學專業,有5個核心的教學技巧,分別是:選擇一個適當而具有妥適難度與能力層次的課程目標、實施達成目標的教學、維持學生在學習的目標焦點上、運用學習的原則、及隨時監控與調整。
教育的科學性質,主要包含這5個核心的教學技巧,不管是任教不同的科目或年級,不管是幼稚園老師或是自然科任老師,任何科目上,這些技巧是不變的,任何老師,也都要具備這些技巧,所以,優秀的好老師,就是能夠選擇正確的課程目標,具有適當的難度與複雜度,同時把學習原則運用在每一堂課的教學之上,隨時監控課堂上不同狀況的發生,並做適當的教學調整。
科學性質與藝術性質是教學的一體兩面,藝術性質提升科學性質的價值性,而科學性質保證教學的效率和效果。藝術與科學之間具有同樣重要的相互關係,在教學技巧豐富的老師身上,不僅是很熟練科學原則的有效教學,更可以看到令人喝采的藝術家表現。
總之,教學的藝術比科學性質多一些,不過大部分純粹的課程或活動,可能證明少有意義,除非這些表現是建立在完整的科學知識基礎之上。教學的藝術與科學不是教學的武功秘笈,也不是新的發現,但是,優秀老師的5個核心的教學技巧,卻是任何教育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,而不只是在教學上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