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

教學感動的經驗

教學感動的經驗
校長林忠仁
凡是老師,都有新手時期的痛苦記憶,當第一次前往任教的學校報到,就會體認到所有學生每日上課的喜怒哀樂,幾乎都維繫在老師的身上,然而,卻發現自己的經驗是那麼的不足。
用心感受:體驗教學的藝術
老師對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學生,會發展出直覺的第六感,當每天第一眼看到他們時,就能夠脫口而出:「這個學生可能面臨陷入難解的困境之中」,或是「這位學生學習狀況變得不錯」,因為老師們在例行的教學過程中,就會持續觀察學生,瞭解學生是怎麼健康成長與學習的過程,而學生現在的「困境」,與未來「成長」的關鍵差別,在於老師們是否獲得有關學生充分的信息,能夠進行適當的輔導決定,讓學生的困境獲得改善,或是變得更加惡化。只要老師能夠用心感受,就可以學到實際教學的標準模式,進而從學生身上的信息,發展出自己的直覺判斷,而這些感覺都是對於學生學習上「病症」輔導的直覺。
不管是自己本身的經驗,或是學校班級經營的觀察,許多老師們提到,對學生產生直覺的事情,大部分最終都會真的發生,可是很難去解釋這些直覺,或形容這樣的感受,老師們強調,教學如果沒有運用直覺的行動,學生常常就會出現不同的狀況,或者受到不適當的班級互動。
學生也會發展出自己的直覺,少數人會感覺到一種氣氛或預警,但是無法明確的具體指出,到底在擔憂什麼。有經驗的老師會在下課時間,和學生聊一聊,聽聽學生的心聲,感受他們的直覺想法。擁有這樣的感覺經驗非常重要,這些經驗是曾經經歷過、見過所記憶的事情,存在於心中,也許不確切知道有什麼,卻可以讓老師順利完成很多事,也是發展教學藝術的經驗過程。
經驗的智慧:累積教與學的專業
老師學到如何觀察,要觀察什麼,怎麼判斷所觀察到的信息,都是經驗智慧的基礎。資深老師優劣的差別,在於老師的觀察能力,能夠看到判斷經驗的關鍵技巧,例如,「你一眼就可以看到某位學生,有異於班上其他小朋友的特殊舉止或表情」,但是,前提是老師必須比班級學生更投入於學習之中,才能獲得經驗的智慧。
教與學是一種人際間的關係,教是提供和給予,但學習不僅僅只是獲得,學生如果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提供的教學內容,就不能稱為學習,因為所謂的「學習」,必須是學生經驗到他擁有什麼,以及他自己獲得什麼,當學生能夠說出或做到本身所學得的內容,並且與本身經驗到的一樣多時,學習才真正的發生。因此,老師必須比學生更主動、積極,在知識的路上,早一步已獲得學習的樂趣,有動機、也有熱情,更有教學的素養,能帶領學生進入知識的殿堂,一窺學習的堂奧。
在所有教學的過程中,老師是學得最多的人,因為老師必須比學生更想學習,而且可以做得到,才能進行教學,老師和學生不同之處,在於老師必須具有主動求知的慾望,熱誠的學習態度,能夠學得更好,教出更高的學習品質。教師的學習態度、熱誠、行為,直接會成為導引學生學習的榜樣與模仿,所謂名師出高徒,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即是這個道理。
「人」的動機與態度,是教師教學成功的關鍵,具有「沒有一個孩子落後」強烈企圖心的教師,才能將「每一個孩子帶上來」,做好高品質的班級教學工作。
心靈感動:喚醒教育的熱誠
在教學現場的實務中,許多教師從事班級教學時,都有感動的經驗,也因為有這些經驗,使自己願意付出一輩子在教育工作上,無怨無悔。有老師說:「我感覺到時間好像停止了,當下不但沒有感到厭煩,還覺得非常有挑戰性,就我個人來說,這樣的經驗,讓我認為這是份好工作,使我努力想成為一位好老師」。
唯有透過老師的心靈感受,才能發揮教學最大的效果,曾經獲得師鐸獎的老師說:「當我在教室裡,學生參與著教學,看著他們快樂的投入討論,很多同學有不少的好主意,我真的很難忘記,每一位學生非常專注的神情,我覺得好似正在看著一幕我能讓它轉動、播放的精采影片」,歷經教學感動體驗之後的感覺,有的老師認為是:「覺得非常美好的經驗,如此放鬆、享受,我環顧四週,位在我身旁的學生都專注著努力的學習,看到每一雙眼睛在看我,教室裡沒有一點聲音,我感到既驚訝又滿足,是一種自我的滿足感」。
所謂的教學藝術的技巧與價值,必須透過教師個人的親身感受,才能體會箇中奧妙,同樣地,教學的經驗,也唯有透過專業對話與坦誠的溝通,才得以真正的分享個人經驗的內在世界,獲得其中教學「真實」的精華。
結語:感動經驗是優秀工作生活的要素
從不同老師的對話中,可以看到老師感動的教學經驗對他們的影響非同小可,因此,學校校長的首要任務,就是創造能夠讓老師增加教學感動經驗的工作環境。
教師課堂上完美的表現在其心目中的評價,以及對於優良的課程計畫、專業進修發展計畫的評價,都與教師是否經歷教學感動的高峰經驗有關,同時,教師對自我的效能提升,以及其他教師的效能的了解、教師高度的工作滿意度,都是由於教學上獲得感動經驗,是優秀工作生活的要素。